莱格拉夫《钢琴家基础素养》正式预售丨陈必先眼中的老师莱格拉夫
汉斯·莱格拉夫 在线视频课程《钢琴家基础素养》
即日起正式预售
Hans Leygraf
汉斯·莱格拉夫
(1920 - 2011)
一代宗师莱谢蒂茨基再传弟子
当代欧洲最著名钢琴教学及演奏大师之一
倾其一生致力于培养世界顶级的音乐人才
著名华人钢琴家陈必先、陈宏宽的恩师
今天音乐之光来为大家介绍著名中国台湾钢琴家陈必先及其与莱格拉夫教授的学习故事。陈必先教授自小学习钢琴,九岁时就进入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当时主要师从Hans-Otto Schmidt-Neuhaus),后来她成为中国台湾第一位获得世界大奖的钢琴演奏家。在德国的时候,莱格拉夫教授虽然不是陈必先先生唯一的老师,却也是影响最大的老师之一。后来,陈宏宽先生也是在姐姐的引荐下,做了莱格拉夫先生两年的学生。陈必先先生一直旅居欧洲,来大陆演出极少,最近的一次,就是2016年来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的演奏《赋格的艺术》,颇受好评。
陈必先教授擅长演奏的作品风格跨越很大,从巴赫到莫扎特、贝多芬,再到现代派的勋伯格、布列兹,让人深感她的内心世界有多么博大。除了演奏与录音外,陈必先教授始终投身钢琴教学一线,对东西方音乐教学也有自己的犀利看法,比如她针对台湾钢琴教学的状况发表意见:
台湾音乐学院学生的水平高于德国。台湾音乐学院充满异常勤劳的气氛,而且竞争对手更多。但是,只看重成绩表现却不一定是积极正面的。好的音乐演奏也包括感性和对个人特质的认识——只有当一个人不特意打算做任何事情时,才会出现奇迹。我在台湾看到了真正的神童,通常介于十二至十六岁之间。不幸的是,这些孩子在19岁时经常就已经筋疲力尽完全被掏空。原因可能是,他们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二点都被生活中不需要的知识所塞爆。他们被强迫与时间紧迫短缺所撕裂。过度的要求可能阻碍个人人格的发展。
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奉献陈婉倩女士为写作关于莱格拉夫教授博士论文的访谈素材,并且今天开始,莱格拉夫教授的《钢琴家基础素养》也将开始预售,欢迎大家学习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欢迎参加每周日晚的课后总结与社区讨论(参与方式见文末)。祝大家学习进步!
陈婉倩女士访谈录
采访莱格拉夫的学生
Chen Pi-hsien
陈必先
与莱格拉夫学习的经验,有哪些影响您现在的演奏与教学?
陈必先:我跟莱格拉夫学习是在40年前(编者注:采访时间是2013年),以前我只注意到曲子的诠释,把乐谱上的音符演奏的更有意义,但莱格拉夫指导学生是以一种帮助学生自我发展、实现独立的教学方式,他让我们发展处我个人的演奏风格,我一直是被他严肃看待的,这是我以前从未感受过的。
以运动员的练习过程为例,他们笔下有意识的运用身体的动作,再进行职业性的训练与运用;在演奏时,也必须在身体放松的状况下,仔细聆听并用心感受音乐,最后运用技巧达成心中的诠释。除此以外,我也从他那里学到了更细致的触键、手指的独立性以及手指的感觉。
莱格拉夫先生2005年录制了《钢琴家基础素养》(Fundamental piano lessons),示范了自己的钢琴技巧分类,并通过巴赫、肖邦等人的作品来练习这些技巧,您方式与莱格拉夫学习时,也是如此吗?是个别教学还是团体教学呢?
陈必先:可惜我到目前为止还没看过视频,不过以前在课堂中曾亲自示范手臂重量的练习。1973年10月我得到德国慕尼黑音乐大师第一名,之后就开始有很多音乐会的邀约,那时莱格拉夫首次在萨尔兹堡实行团体课的触键教学,他要我千万萨尔兹堡,整天跟新进的学生一起上课,然后我没两个礼拜剧必须要练习一场音乐会曲目,所以后来就停止参加(团体课)。
当学生完成触键练习的基本认识与学习后,莱格拉夫要求学生,应该根据乐曲的段落所要求的音色和诠释,再决定用何种触键方式来达成。在他的指导下,引发我对每首曲子的表达与诠释方式感到兴趣。(编者按:陈必先教授还会为我们具体谈到莱格拉夫先生的教学特色以及为她指定的学习曲目,敬请期待)
2018年11月27日
每周二/周四 晚8:00 更新
课程学习视频与上课辅助课
「课前引言 + 示范视频 + 课程问题 + 名词解析+ 扩展阅读 + 问题解析」
每周日 晚9:00
课后总结与社区讨论
「答案互动讨论 + 曲式结构解析+ 知识点总结」
和音乐之光一起坚持练习,
把莱格拉夫教授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力。